澳门上葡京

小学音乐陈静芬名师工作室 初中美术何军名师工作室 “素养导向的大单元教学设计”专题讲座

[  发布时间:22-12-12来源:作者:进修学校浏览:268  ]

小学音乐陈静芬名师工作室  初中美术何军名师工作室

“素养导向的大单元教学设计”专题讲座

“以美育人突显本色”省“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研讨

20221210日(周六)

1.活动记录(九)

2022年12月10日,为了深入解读审美素养与课程标准提出的教育理念,精准把握素养导向的艺术综合课程发展方向,提升一线教师艺术课程大单元教学设计能力,促进音乐、美术教师专业成长,小学音乐、初中美术名师工作室成员、省“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组成员近30人,齐聚溧水区教师进修学校联合开展研修活动。上午,江苏省美术特级教师傅幼康为大家作题为《素养导向的大单元教学设计》讲座;下午,区教研员徐本敏指导作《以美育人,突显本色》讲座,结合省“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研究进行主题研讨。两位专家的讲座理论结合案例,对素养导向下的艺术教育进行深层次剖析,为未来的艺术教育教学实践作出了方向上的引领、理念上的把握,成员们受益匪浅。

特级教师傅幼康的报告首先从当前教育的热点话题切入,围绕“思想性、跨学科、学段衔接、核心素养、实践应用、学教评一致”等方面展开论述,点明新课标对教师提出的六大挑战;艺术课要营造单元大情境,探索基于问题式学习、主题式学习和项目式学习,强调“学以致用”,实现从掌握双基到发展素养的转变,将艺术的学习化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大单元教学设计势必成为未来的教学趋势。在引领学生理解美的学习之路上,课程教学要创设符合审美体验的学习情境,就是要还原到艺术本生的情感面貌,实现艺术教育的回归,升华审美思想,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勉励教师们从教书匠到“经师”再到“人师”,努力做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

 针对当下艺术综合课程的变化,傅特提出艺术课程的素养导向体现在:促进了广大艺术教师教育观念的根本转变,推进了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提升了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引领了艺术课程学业评价改革,有效提高了义务教育艺术教学质量。《2022年版艺术课程标准》中将音乐、美术、舞蹈、戏剧(含戏曲)、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进行了一体化设计,这就为中小学艺术教育提出新的要求。在夯实艺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之上,加强课程的综合性与实践性,促进知识、技能在真实和复杂情境中的迁移和实践运用,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在个体身上的内化,实现“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的转化和发展。

傅特进一步指出,大单元教学设计是指以大主题或大任务为中心,对学习内容进行分析、整合、重组和开发,形成具有明确的主题(或专题、话题、大问题)、目标、任务、情境、活动、评价等要素的一个结构化的具有多种课型的统筹规划和科学设计。积极探索大单元教学的新形式和新模式,开创艺术综合课程研究新领域的方式,呈现“艺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艺术审美体验 +艺术专项特长”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模式。

最后,傅特提出开展“像艺术家一样创作”有意义学习,由赏到练、由学到用、有研到创、由单一到多向、由实践到审美,层层递进,不断升华,在审美体验中不断提升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夯实美育基础。同时,教师在深入研究艺术课程大单元教学设计和实践的基础上,增强艺术课程的研究能力,从单一的“教书匠”走向课程的开发者、实施者、探索者、创新者。

下午的活动由溧水区教研员徐本敏老师作《以美育人,突显本色》讲座,并结合省“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进行主题研讨。首先徐老师对傅老师上午的指导表示感谢,提出自己主题中有很多点与傅老师的讲座不谋而合,从情境创设到艺术教育的本位回归,再到新课标中文化自信的强调,对美育和艺术教育进行了全面的思考。徐老师还指出本次江苏省“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经历了严格的筹备和组织,是对艺术课程本色教学的探究,“裸”课不“裸”,加快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体现了教师成长的价值。要充分展示艺术教师在课程实施中的实践价值,充分体现艺术教师在美育课程改革与发展行动中的价值,为艺术课堂重新注入情感的灵魂。

2.活动风采

1670813283100522.png

1670813283613977.png

1670813286477179.png

1670813297111594.png

3.成员感悟

王钇人:大单元教学是当下各学科的研究热点,2022年12月10日上午,我有幸聆听了傅特作的《素养导向的大单元教学设计》讲座,内容涉及“审美素养与课程标准提出的教育理念”“素养导向的艺术课程有什么变化”“艺术课程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基本模式”“素养导向艺术课程大单元教学的思考”等四方面,讲座全面深入,丰富精彩,令人印象深刻:

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会学”,傅特提出了课堂教学中教授方法的重要性。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也曾说过:“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作为音乐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导向,以方法为根本,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会学习,并在实践过程中能够运用已学方法迁移解决新的问题。

二、逆向思维牵引教学设计

“在大单元教学设计中,应以终为始”,傅特提出了逆向思维牵引教学设计的观点。逆向设计以结果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落脚点,澳门上葡京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成效。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思维模式,在本学科的教学设计中应加以运用。

彭钰婷:傅幼康和徐本敏两位老师的讲座令我收获匪浅。分析大单元教学,需要落实音乐核心素养、实现审美育人的实践,需要有深入浅出,有层次地培育音乐素养的实践。这样才能促使学生从“浅层学习”向“深度学习”转变。

两位老师也不止一次强调,要将艺术与生活相结合,让艺术始终存在于我们的身边,耳濡目染,让学生们由此提高自身素质。随着艺术教育越发受到重视的当下,我们想要通过艺术教育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离不开学校、教师以及学生的多方努力。相信在有了明确的教学目标以后,学生们能接受到更加专业的艺术教育,提高自身的审美素质和艺术素养,为我国艺术教育发展书写崭新的篇章。

在设计单元时,要让活动真正立足于教学,让学生不再接受断层,破碎的知识,在营造的情境和氛围中走向核心素养。同时深刻指出此时的新课改需要教师对教科书有更深入的理解,有整合教材的能力,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透过这次学习让我更加坚信教育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要与时俱进,随时用新理论方法来指导自己,提高自己,只有把握教学要求,对要求烂熟于心,然后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善教育教学方法,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启迪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重实践才能出真知。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两位老师今日的讲座解答了我教学路上遇到的部分难题,两位老师一直走在教育的前沿,我们也没有理由藏在后面清闲,向两位老师学习,始终走在课改的路上。

彭涛:很有幸参加了江苏省特级教师傅幼康主讲的《素养导向的大单元教学设计》的主题讲座,讲座的内容体量非常大,傅老师用五个模块向我们讲解了如何入手,分别是:“当前新课标对教师的六大挑战”“审美素养与课程标准提出的教育理念”“素养导向的艺术综合课程有什么变化”“艺术课程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基本模式”“素养导向艺术课程大单元教学的思考”。

傅老师告诉我们,现阶段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目标要从“双基”到“三维”向“四维”转变,紧紧围绕艺术课程核心素养,通过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进一步凸显和强调艺术学科的本质和育人价值,体现国家意志。

我们新一代的教师,不仅仅是艺术课程的参与者,更应努力成为研究者和创造者,要着眼“挖井式”的方式进行研究,通过大单元主题设计,促成知识纵向联系,培养学生的实践性,从而渗透艺术课程的核心素养。

黄蓉:听了傅特和徐指导澳门上葡京素养导向的大单元教学设计及新课标解读,让我感悟到:核心素养的培养本身是培养学生的审美取向,带动学生提升学习效能,加速学生学习发展的关键。在中国教育教学改革的带动之下,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与当下义务教育阶段的发展实际需求已经不相匹配,在全新的教学模式引领下,中国的基础教育教学也产生了重大的改革契机。大单元教学设计主要是围绕单元学习,通过对单元内的知识、资源进行整合的方式,设计形成针对整个单元的学习目标、内容与活动,最终得到理想的单元学习效果的一种教学模式。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大单元教学设计,应当加强教材中各单元中不同课时内容的联系,整合各单元中的有用资源和素材,实现对同类音乐作品的统筹和整合,便于学生更好地把握作品的特征与规律,让学生更好地对音乐作品进行欣赏,自主发现不同作品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丰富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体验感,让学生更好地进行体态律动,最终达到培养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目的。

邓燕:傅特的主题报告《素养导向的大单元教学设计》细致地阐述了“当前新课标对教师的六大挑战”“审美素养与课程标准提出的教育理念”“素养导向的艺术综合课程有什么变化”“艺术课程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基本模式”“素养导向艺术课程大单元教学的思考”等问题。从傅特的报告中,让我明晰了艺术课程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基本模式,大单元教学首先要有大格局,大情境,大问题,大概念,大单元教学是开放性与多元性的,大单元教学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使课程形式情境化,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艺术核心素养的目标。现阶段义务教育阶段艺术教育目标,需要我们思考要从“双基”到“三维”向“四维”的转变,并紧紧围绕艺术课程的核心素养,借助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进行培育。

凃洋:非常有幸参加了12月10日两位专家的培训,全是干货,收获满满。培训结束后,我认为作为一名音乐老师,要努力发挥自己的专业素质,把爱与知识播送给每一位孩子,让他们健康、个性地成长。引用各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去感受、理解、表现音乐;给他们旋律人生,享受人生旋律。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当天上午傅特为我们讲授了如何进行大单元教学设计及设计要点,受益极大。我们要学会用有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全面参与、体验,把这些知识转化运用到生活之中,将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益。徐本敏老师在培训当天的下午,为我们深层次地解读了《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他希望我们一线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感受美、欣赏美、理解美,启迪学生去想象美与创造美,从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能力,建构起以“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型音乐教学模式。

谭妍珺:展望未来,立足脚下

在此次名师工作室研修活动中,有幸听到傅幼康特级教师和溧水区艺术教研员徐本敏老师的讲座,受益匪浅。傅幼康特级教师的《素养导向的大单元教学设计》,在细致解读了新课标的基础上对大单元课程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性意见,在此次讲座中,我认识到在教学教研中应保持严谨的态度,积极向上的心态,踏踏实实的努力。在大单元教学中要有大格局、大情境、大问题、大概念,立足整体,化整为零,解决各个小问题即解决了大问题。探索深度学习、项目学习、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像艺术家一样创作”,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亮”“新”“异”让我在今后的学习教学中,更有指导性方向。

徐本敏教研员老师的《以美育人,突显本色》讲座,时刻提醒激励着我,在原有基础上不能止步不前,抓住机会厚积薄发。“裸”课不“裸”,在细致研读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完善自身实力,板书的设计与书写,语言的感染力,上课遇到问题随机应变等等,都让我知道接下来该如何进步,找到自己与他人的差距,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作为一名美术老师,在最薄弱的科研方面也要重视起来,论文撰写,课题研究都要提上日程。在此也很感谢何军老师为我们提供此次机会,收获很多,得到很多启发。

孙荣浩:

一、聆听傅特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学习心得

傅幼康特级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精准解读开始,从艺术课程的发展到现代教育改革的艺术潮流,再到艺术教育和社会文化的关系,傅老师指出,新课程标准中对艺术课程提出的教育理念,是对核心素养的回归,由于之前艺术课程的碎片化,大量关联性艺术课程教学不够透彻,大单元教学设计势必成为未来的教学趋势。在引领学生理解美的学习之路上,课程教学要创设符合审美体验的学习情境,就是要还原到艺术本生的情感面貌,实现艺术教育的回归,升华审美思想,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傅幼康老师进一步指出,大单元教学设计是指以大主题或大任务为中心,对学习内容进行分析、整合、重组和开发,形成具有明确的主题(或专题、话题、大问题)、目标、任务、情境、活动、评价等要素的一个结构化的具有多种课型的统筹规划和科学设计。

对于我来说大单元课程的发展需要精心的准备,在以往自己的课程中有许多环节都是独立设计的,没有足够的联系性,而在研读新课程标准后发现,未来的艺术课程将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以艺术实践活动为载体,开展大观念引领下的教学、单元整体教学、任务式学习、项目化学习、深度学习、真实性学习、跨学科学习等教学方式的变革与探究,鼓励学生自主参与各种艺术实践和探究活动,加强学生的自主体验、自信表现、主动创造。我会更加主动的跨学科研究艺术课程的多种可能性。

二、聆听徐本敏教研员“以美育人”的学习心得

徐老师提出自己主题中有很多点与傅老师的讲座不谋而合,从情境创设到艺术教育的本位回归,再到新课标中文化自信的强调,对美育和艺术教育进行了全面的思考。徐老师还指出本次江苏省“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都经历了严格的筹备和组织,是对艺术课程本色的探究,“裸”课不“裸” 加快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体现了教师成长的价值。充分展示艺术课程教师在课程中表现的实践价值,充分体现艺术教师在美育课程改革与发展行动中的价值,让艺术课堂中重新注入情感的灵魂。

听完徐老师的讲座后,深深感受到在美术课程中评价环节值得深入探究,培养学生审美感知能力、获得审美体验为重点,从艺术美到自然美、生活美和社会美的感知,旨在培养学生具有一双能发现和欣赏美的眼睛和耳朵,侧重指向有关审美感知的核心素养。并且徐老师提出让学生在课程中产生情感的观点非常打动我,我感受到对于艺术课程来说,一节课程其实就是一次情境体验,做好艺术教师的基础工作,就是为学生们提供了一次情感上的认知思考。

张悦若:有幸参加了傅幼康和徐本敏两位老师的讲座。对大单元教学以及艺术新课标都有了全新的认识。傅幼康老师的讲座围绕“审美素养与课程标准提出的教育理念”,“素养导向的艺术综合课程有什么变化”,“艺术课程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基本模式”,“素养导向艺术课程大单元教学的思考”四个方面进行深入剖析,令人受益匪浅。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内容就是傅老师提到的:“当学生把上课时学的东西统统忘掉后,剩下的东西才是能影响学生一辈子的东西,这个东西就是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指向人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艺术课程教学要在一定问题情境中,将现有知识与技能进行重新组合,形成适合于学生学习与艺术实践的单元系列。基于核心素养的艺术课程教学不能只是单纯局限于专业知识技能的讲授和练习,而应从“学以致用”的角度来进行艺术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在将来的课堂实践中,我也会改变自己,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落实“双基”的前提条件下,澳门上葡京地开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会学”,始终将学生放在主体位置,才能更好地贯彻新课标的要求。而讲座中澳门上葡京大单元教学的部分也给了我大量新的启发,对大单元教学的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期待在未来的实践中能学以致用。

钟海鲜:“挖井式”的未来学习方向

一、聆听傅幼康特级教师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学习心得

通过本次的培训,了解到了素养向导下的大单元教学设计,什么样的才是大单元教学设计,中小学教师综合能力的培养要“挖井式”的学习方向,而不是“挖沟式”。教学体现游戏化,生活化,知识的优化方法,优选资源的优组是新要求。我们在大情境,大问题,大概念教学中要整合教师资源,教师的专业经验和技术资源,地方传统文化资源生活化融合,校本资源生活化。我们要确立情境化任务目标,了解教材、课标、学情,确定任务目标,设计统整性教学内容,课程活动和经验设计,课程经验交流与发展性评价,注重平时积累。   

制定大单元教学计划,多课时教学,不是一节课就能完成的大单元,甚至还要再补充教学,形成一个很完善的单元体系。教学设计要求我们要设计单元主题,寻找基本问题,解决各种小问题,要有一个单元设计的思路,单元计划表,单元学习单,课后收集调查单等等。

单元课时、教案、课时、教案设计要有一个承前启后,前后要有关联度,最后素养导向的大单元教学要有教学反思,教学方法大整合,大迁移,大贯通,教学观念的转变,落实课程综合的要求,反思要有三个制高点,战略时代和中国教育高度,整个大单元计划才能按时实施,进行并且落实好。

二、聆听徐本敏教研员“裸课”不裸的学习体会

徐老师针对“2022新课标”进行了梳理和讲解,为我们了解和掌握课标知识做了一个很好的剖析。指导美育的基本功能和性质,功能之一是审美价值取向的建立,及其主导作用,与社会融合,学会如何懂得运用美的规律,选择题目和主题方向,尽量以民族性的主题,意识形态的问题一定要严谨。

艺术技能要实现“双基”,始终需要发展教师的经验。在新时代,教师的要求从来都没有降低,要上好一节课,手写的板书占优势,过渡语很重要,一定要在语言表达上下功夫,教师示范要有美感,加强组织教学,要尊重孩子的天性,发扬他们的真善美,加强情感、灵魂和学生意识的加入。

总之,傅特和徐老师讲的内容同为一点,素质教育,教师的发展、美育、艺术教育都是以孩子为出发点或落脚点,教师所做的一切努力,都要回归到如何将课上好,将学生教好,来实现教师的价值和使命。

卢佳佳:“注泉活水  仰望未来”

2022年12月10日,我们有幸聆听到了江苏省美术特级教师傅幼康老师和本区艺术教研员徐本敏老师为我们工作室成员精心准备的两个讲座,可谓知识储量丰富,干货满满,让我们对2022年版艺术课程标准和当下课改实践中的大单元教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知,更重要的是两位前辈为我们厘清了大单元教学设计的思路和方法,为我们今后在教学中对大单元教学进行揣摩和实践,指明了方向。现略谈几点感受:

一、与时俱进,做擅学习的教师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当今世界飞速发展,任何人、事、物都处在不断地变化中,一成不变、墨守成规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态度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当下教育发展的需求,我们需要在不断接触新知的基础上,提高认识,有所感悟,才能让自己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正确的观念,在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使命的征途上,保证源源不断、清澈见底的“活水”注入,让自己在终身学习的过程中,和学生一起教学相长,共同进步。

二、业精于勤,做肯钻研、乐奉献的教师

都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德奉天地,情系桑梓”。本次培训后,我想我们每一位参与学习的老师都会问问自己,该如何才能做到“言为士则,行为示范”?该如何“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呢?我想在傅特、徐老师、何老师以及身边很多优秀的同事身上,我们或多或少的都能看到一些“缩影”。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教师在学习素养、学习品质、道德情操、理想信念等方面的身先示范对学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教师严谨治学、勤勉敬业的工作态度,不仅能为学生搭建一个深度学习的平台,也能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对学生起到积极地引导作用。

本次培训中,两位经验丰富,学识渊博的老师,结合自身学习、工作的实际经历,抽丝剥茧般的为我们解决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指导我们如何在教科研方面进一步获得发展,尤其是将大单元教学的概念、设计思路和方法以及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逐一细致地向我们做了讲解和剖析,既有理论支撑,又有实践指导,值得我们在培训之后反复地揣摩和深度地研究。

本次名师班的培训活动,可谓是一场及时雨,滋润了我们多数人干涸已久的心田,也让我发现了自己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看到了今后努力的方向,希望自己能静心沉淀,注泉活水,仰望未来。

阎洁:不断学习,迎接挑战

2022年12月10日,我们有幸聆听了江苏省特级教师傅幼康老师和本区艺术研究员徐本敏老师精心准备的两场讲座,让我们对新课标的解读和大单元教学建设与实施工作有了更加深入地理解,为我们今后地教学与科研工作指明了方向,现略谈几点体会:

一、终身学习,迎接挑战

艺术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树立课程的整合、融合、跨界意识。要把课程核心素养精准落实到位,对教师自身是否具备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核心素养,是一个躲不过去的挑战,教师唯有主动升级自己的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自觉提升自身的核心素养,锤炼自己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才能扛起新时代以美育人的重任与使命。

二、全方位提升综合能力

新时代教师在借助信息化手段的同时,不忘美术教学初心,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核心素养,如语言表达能力、绘画能力、书写能力、组织能力、随机应变能力、肢体语言能力、综合能力和艺术素养能力等,努力向“画好画、写好文章、上好课”三个方向全面提高。

“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将与团队成员一起共同成长,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美育实施者与推广者。

陈娟:以美育人 以道驭术

2022年12月10日,我有幸聆听了江苏省特级教师傅幼康老师和本区艺术教研员徐本敏老师精心准备的两场讲座,让我对新课标的解读和大单元教学建设与实施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更加深入地理解,为今后我在教学与科研工作中指明了方向。

这次培训学习中,我深刻感知本次课程标准修订始终以核心素养培养为主轴,坚持以美育人、重视艺术体验、突出课程综合,艺术教育以形象的力量与美的境界促进人的审美和人文素养的提升。反思学科本质观和育人价值,用大观念大单元统整课程内容,关注知识技能的结构化,凸显学科实践,强调思维方式和探究模式的渗透。核心素养内涵的“新”、“审美感知”强调了课程的综合性,学生的主体地位,将教学回归到人本身,帮助学生发现美、感知美,提升审美情趣。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创设符合学生经验、彼此连接的真实任务情境,始终坚持以美育人的教学理念,在授课的过程中重视艺术体验,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以问题为导向,开展体验、合作、探究或建构式的学习。


主办单位:溧水区教育技术装备中心   单位地址:溧水区永阳街道中山西路12号   备案编号:苏ICP备06013149号-1

网站技术服务电话:18913936997   邮编:211200 网站管理登录

技术支持:南京冠邦

总访问量:-    总浏览量:-    今日访问: -    今日浏览: -

  • 微信公众号